英国研究发现:紫药水可致癌,千万别滥用
英国研究发现:紫药水可致癌,千万别滥用 时间:2025-04-05 07:44:07
与此同时,去年一月PetraSolar在国内开设了一个研发办公室,以支持其在中东地区部署智能电网互动太阳系统。
预计明年需求将会上升,届时太阳能市场将反弹,但只有那些成功熬过今年的厂商才能享受到市场回暖的好处。经过六年的发展,一般认为德国太阳能市场已经在2010年达到成熟阶段。
光伏领域有60家顶级厂商,今年迄今其中已经有12家光伏生产商关闭和破产,如果项目开发商也算在内,则这个数字将升至20家。新的上网电价补贴(FIT)6月27日获得批准,并回溯到4月1日,意味着今年德国太阳能安装模式将发生变化。此外,继2011年安装7.4GW之后,预计今年总体光伏安装容量也不会增长。据IHSiSuppli公司的光伏(PV)前景简报,德国批准年中调整屋顶光伏装置补贴政策,将继续在今年剩余时间内推动太阳能需求,但预计不会出现年底需求高涨并提升德国总体光伏容量的局面。自从2010年以来,德国每年的安装容量稳定在7GW至8GW。
每千瓦时13.5-16.6欧元的FIT也将适用于容量为1MW和10MW的屋顶系统。不超过10kW的屋顶系统,将获得每千瓦时19.5欧元的补贴,而不超过40kW的系统的FIT将是每千瓦时18.5欧元。成立于2008年2月的GSF,最初是一家注册于卢森堡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目标为研发太阳能项目的非上市公司,主要项目集中在欧洲地区。
作为近两年尚德最主要的摇钱树之一,GSF给尚德赚到的账面收益是否真实存在?GSF本身如何赚钱?尚德与GSF间的真实关系又是如何?尚德这样的新能源企业又是否应该涉足GSF这样的金融创新?GSF欺诈案正和欧盟反倾销疑云等其他坏消息一起,提醒着已遭遇严冬的中国光伏业,最冷的时刻还未到来。尚德2011年财报显示,尚德当年亏损高达10亿美元。[page]进退维谷在此前的声明中,尚德表示自己是为从GSF中退出,而启动的外部调查,进而发现可能遭遇欺诈的事实。按照行业惯例,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建设方只需要承担20%-30%的建设费用,其余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
从创立之日至今,尚德及Best (Regent) Asia Group Ltd一直持有GSF90%以上的股权,而Best (Regent) Asia Group Ltd正是由尚德CEO施正荣个人控股的离岸注册公司。这位GSF内部人士表示,在中文公告中,尚德使用的是可能存在瑕疵,英文公告中则为可能并不存在,这两个表述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2012年一季报显示,尚德的负债率高达81.7%,账面现金仅为4.74亿美元。对此,一名GSF内部人士则表示:我想,不管情况如何,GSF不可能让尚德落选。2010年为7家,承诺出资额为2210万欧元。[page]收益贡献虚实从财报上看,GSF的表现确实没有辜负施正荣及尚德为之付出的巨大精力与财力。
对此,GSF内部的态度却可算暧昧。但是,如果手续没有审批完全的话,电站即使建成也不能并网,不能出售。在目前的财报编制中,无锡尚德采用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规定,将GSF定义为以投资业务为主的投资公司,由此尚德可在季报和年报中对GSF的收益情况进行分时段进行确认。一般情况下,GP(普通合伙人)是资金的管理人和运作人,负责具体投资事宜,而LP(有限合伙人)则是投资人,负责出资和监督但不介入日常管理。
而在控股架构诞生之初,为了将GSF顺利纳入尚德的盈利体系,同时又符合资本市场的监管规则,施正荣和尚德都可谓煞费苦心。二是意大利地网一直都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当电站项目处于前三个阶段时,项目公允价值即为项目的账面价值,按照资产负债表中相关科目进行计算。比看衰尚德前景更具威胁的还在于,作为尚德指控的欺诈实施者,市场各方也对环球太阳能基金(Global Solar Fund,下称GSF)给尚德创造巨额既往和即期收益背后的内情产生怀疑。
但一位新加坡投行人士却指,GSF Capital自2011年年末起即有酝酿在新加坡进行IPO的计划,以新加坡的监管环境,如果存在如此巨大的欺诈或是伪造文件的问题,去进行IPO等于自首。尚德最初曾考虑过和国内的几家股权投资基金合作,在海外设立类似基金,但没有成功,主要是机构对这种商业模式的合规性和盈利前景有疑虑。但随着欧洲可能也搞反倾销惩罚性关税,加上补贴减少,电站利润势必大降,出手更加困难。为其批出新贷款的,也只有国家开发银行与中国银行两家。就在江西赛维百亿债务难偿余波未了之际,有关另一光伏巨头尚德可能卷入巨额欺诈案的消息,再次在业内激起轩然大波。然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尚德必须向监管机构及公众投资者表明,自己不会利用与GSF的关联关系虚增或转移利润。
对此,尚德回应称,GSF的日常运营主要由GSF Capital负责,尚德及施正荣博士并未过多介入,在此次外部调查之前,尚德对反担保债券涉嫌欺诈一事并不知情。由于光伏行情整体急转直下,尚德再融资借新偿旧的路径也基本被堵死。
这位投行人士指,除非关于这笔债券的原始文件,本来就是伪造的。如果念及GSF已在企业诚信方面上留有前科,尚德此时的处境或许更为尴尬施正荣曾多次表示,哈维尔罗梅罗是从未供职于尚德的外部人士。
一位光伏产业市场评估员指出,一般公募基金喜欢小的电站,比如1MW左右的屋顶或者10MW以下的地面电站,因为好管理、运营费用小、便于出手。在公司管理层的设计中,尚德更是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持股仅10%的所谓外部人士哈维尔罗梅罗在重大决策上的一票否决权。
GSF所投资的电站采购光伏组件,按规定是需要三个供应商参与投标,决定谁中标,都是基金管理团队按规定筛选,尚德不会插手。一位曾为多家纽交所上市企业提供过审计服务的会计师表示,估算未来现金流,无论如何都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可操作空间较大。不过,针对尚德的指控,GSF的管理方GSF Capital迅速针锋相对地回应称,否认在尚德电力所称的涉及债券担保中,有任何不当行为。据该人士判断,GSF很有可能因为投资145MW的意大利电站而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尴尬局面,很多意大利的电站都是在手续没有办全的情况下就开始建设。
她进一步表示:就此,实在很难找到充足的理由,来描述GSF Capital存在确凿的欺诈动机。这些已经沉淀的投资规模也未必能转换为现金收益中的生产力。
一位接近尚德的投行人士透露,尚德获得的外部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GSF用于给尚德提供反担保的5.6亿欧元德国国债,实际上不是GSF的自有资产,而是哈维尔罗梅罗通过自己控股的私人公司同时也是GSF股东之一的GSF Capital,向一家西班牙企业借到的。不过从一开始,对尚德这一尝试的质疑声就从未间断。
据7月30日尚德发布的公告称,自己可能卷入一桩金额达5.6亿欧元的欺诈案,由此对尚德财务业绩可能造成的影响仍在评估之中。一位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高管表示。
而为了对冲该项目失败可能给尚德带来的风险,GSF则需要以一笔价值5.6亿欧元的德国政府债券,为尚德提供反担保。这一点也被施正荣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3个月后,尚德方面又增加了2亿欧元的投资承诺,并以2.58亿欧元(约3.65亿美元)的出资额掌握了GSF86%的股权。不料,此事最终被踢爆:当初为便于销售尚德组件,哈维尔罗梅罗曾在尚德西班牙分公司担任销售代表。
信达证券行业首席分析师郭荆璞亦指出,反担保债券风波的实质仍然是GFS股权的价格问题。一位曾与尚德接触过的国内投行人士直言,就我的感受而言,尚德应该不会这么傻。
而在项目完工后,电站的公允价值则需要进行再估值。现在来说欧洲范围能买到大型地面电站的地方只有意大利。
当然,在尚德与GSF Capital均未公布任何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尚德遭欺诈说法的质疑者们最有力的论据,似乎是GSF的股权结构。然而,这枚重磅炸弹最大的杀伤力并不在于此这则公告令众多国内外分析师齐齐吹响了质疑尚德资金链状况的号角。